我国双积分交易总额达252亿元 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引入积分池制度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23-05-22 16:19:11点击数: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双积分

图片来源: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

4月25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在北京成功举办《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实施情况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积分年度报告》)发布会,梳理分析了2022年积分交易抵偿情况,并对积分供需形势、政策趋势进行分析。

加严新能源汽车积分考核 引入积分池管理制度

会上,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启动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双积分政策)第二次修订,研究2024-2025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实施积分池管理制度,探索与碳交易市场衔接机制。

公开资料显示,双积分政策于2017年9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发布,2018年4月开始正式实施,助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快速增长。

双积分政策对应设立“油耗”和“新能源”两种积分,企业考核达标的产生正积分,不达标的产生负积分,并允许未达标企业通过购买新能源正积分等方式实现达标。

2020年6月,工信部对双积分政策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此次修改新增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考核要求,分别为14%、16%、18%,并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引导低油耗节能型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均衡发展。

2022年7月,工信部提出对双积分政策进行第二次修订,发布《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2024—2025年新能源汽车积分计算方法和考核比例,新增积分交易市场调节机制,优化完善相关管理要求。

积分池运行原理

积分池运行原理

具体来看,征求意见稿提出,新增“积分交易市场调节机制”一章,探索建立积分池制度,在积分市场供大于求时,由企业自愿申请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收储。收储至积分池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储存有效期为5年,并且不再设结转比例要求,即每年向后结转不再有折损。在积分市场供小于求时,释放存储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以此调节积分市场供需。积分池收储、释放积分的触发条件由供需比确定,其中供需比是指当年度可供交易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与待外部交易抵偿的负积分比值。

 新能源汽车积分计算方法变化

新能源汽车积分计算方法变化

征求意见稿加严新能源汽车积分考核,综合考虑规划要求、产业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和新能源、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合规成本变化等情况,基于积分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原则,将2024—2025年度新能源乘用车标准车型分值较上一阶段平均下调40%左右(与2021-2023年度32%-52%的下调幅度基本一致),新能源汽车积分考核比例设定为28%和38%(相较于2021-2023年的每年2%的增幅明显提升),并对应调整积分计算方法和分值上限。为引导技术升级,将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在90Wh/kg至105Wh/kg之间的车型和105Wh/kg至125Wh/kg之间的车型分值调整系数分别下调至0.7和0.8。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优化积分管理和交易要求。一是为推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增加企业平均碳排放水平公示要求,并提出将根据产业发展和碳排放管理工作需要,适时研究建立与其他碳减排体系的衔接机制。二是考虑到政策运行基本稳定,且已建立积分市场调节机制,为进一步提高积分交易灵活性,允许企业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进行结转和抵偿。三是为保障数据统计更为准确,调整境内生产、进口乘用车分别以合格证发证日期、海关报关单证放行日期为准确定核算年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将进一步强化积分的核查监督管理。

从本次《积分年度报告》发布会传出的消息来看,实施积分池管理制度,探索与碳交易市场衔接机制,相关内容拟于年内发布。

与此同时,商用车相对乘用车而言,使用强度高、燃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大,节能减排形势更为严峻,推动商用车电动化转型是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工信部于2018年启动商用车积分管理制度研究,目前已形成初步研究方案,下一步将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加快完善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商用车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推动汽车产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积分交易总额达252亿元 供给充裕价格下行

业内人士指出,对双积分政策的修订,主要是为了稳定积分价格,提升节能与新能源技术水平。

据悉,自双积分政策实施以来,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已开展5次积分交易,累计交易总额达252亿元(含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转让和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支撑汽车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积分年度报告》显示,自2018年启动积分交易以来,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订单共410笔,累计交易总量1264.92万分,累计交易总额171.6亿元。其中,2022年发生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订单86笔,交易规模269.90万分,同比减少48.5%,但交易总额达30.5亿元,是交易以来第二高年份。

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总额

在积分价格方面,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新能源积分的平均单价为300-500元/分,2019年为800-1200元/分,2020年为1204元/分,2021年则为2088元/分。

从2022年执行情况看,新能源汽车积分供给较为充裕,平均单价为1128元/分,同比下降45.9%,行业99.9%的负积分均已抵偿归零。从大宗交易订单(单笔成交数量大于10万分)来看2022年发生4笔大宗交易订单累计交易规模91万分,占当年交易总量的34%;交易均价1738元/分,同比下降13.0%;交易总额15.8亿元,占当年交易总额的51.8%,较去年提升16.7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积分

总的来看,2022年积分交易中,积分供给较为充裕,市场运行平稳,交易规模、价格较上一年有所回调,负积分抵偿情况良好。

此外,在双积分等政策的推动下,《积分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汽车产业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坚持稳中求进,着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交出满意答卷。2022年我国乘用车产量为2166.3万辆,同比增长6.3%,新能源乘用车产量597.7万辆,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同比增长95.7%。乘用车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持续下降,节能与新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经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乘用车行业平均油耗4.10L/100公里,同比下降19.6%,提前实现2025年4.60L/100公里目标;新能源乘用车生产603.7万辆(纳入积分核算数量),同比增长95.4%。

纯电动乘用车产品大型化趋势明显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品大型化趋势明显,能耗水平持续优化。2022年BEV新车平均整车整备质量提高至1519kg,同比增长4.4%,大型化趋势明显,新车平均电能消耗量12.35kWh/100km,相比2016年下降21.5%。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方面,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动力电池搭载率进一步提高。2022年,搭载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的纯电动乘用车中,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160Wh/kg的车型产量占比77.5%,较2021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搭载磷酸铁的纯电动乘用车中,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140Wh/kg的车型产量占比50.3%,相比2021年提升近12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积分年度报告》分析称,行业积分合规形势进一步向好,预计2023年积分交易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形势。乘用车企业积分执行报告显示,2022年度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3266万分、负积分358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1520万分、负积分46万分,市场正积分供给充足。随着积分池引入实施,发挥“削峰填谷”引导作用,在积分供大于求时,允许企业按自愿原则存储多余的正积分,在积分供小于求时,允许企业提取存储的正积分,以此实现调节市场供需的作用。与此同时,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持续承压,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汽车市场内生动能仍需修复,后续积分供需形势同样存在不确定性,行业企业需持续注重关键技术突破,积极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实现积分合规要求,共同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